2021-06-11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在中国没有财产,这部法律会让西方企业家和政客害怕吗?】《反外国制裁法》标志着中国法回到了自身的主体性及进入了与美国法真正平等的规范斗争期。对美法律斗争,不是为中国的一国之利益和尊严,也是为真正的国际法秩序而战。阻断美国非法的法律长臂,是国际法基本价值与秩序“复位”的必经阶段。
- 【给上海立法授权,等于给上海“松绑”】浦东作为上海的一个区,在行政层级上受到很多约束,大的改革探索和政策突破面临的程序复杂,很多想法很难落地,跟部委沟通成本较高。早期厦门、广东、深圳等地局部也得到过授权,浦东并不是第一个。现在也有人解读,可能要走特区或参考特区的做法,来推动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开放目标。
- 【“逼良为劣”的盈利模式是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主要“堵点”之一】“下游盈利模式”如同一把上膛手枪,“逼”着商家去选择那些好卖的商品。“上游盈利模式”则将“线下零售”商超悄然变成“出租婆”。不劳而获养懒汉,“全要素”地降低了自己的管理效率和能力,形成效率与成本的“内卷”循环。
- 【中国大V夸日本,日本夸我们了吗?】只写自己在日本接触到的官员、企业、民众如何清廉、热情、认真,这虽有助于改善中国民众对日本的看法,但同时也进一步拉开了中日感情上的温差,未见得是真有益于两国民众日后和谐交流。
- 【七国集团是西方展示领导力的最后机会】对于主持这次会议的鲍里斯•约翰逊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可以消除他给外人留下的“偏激肤浅”印象,并证明他有能力主持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乔•拜登来说,这是他首次以美国总统身份出访海外,也是他展示“美国归来”的一个机会。拜登明确表示,他打算团结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反击俄罗斯和中国。
- 【“三孩”刹得住人口负增长惯性吗?】实行三孩政策也为中国的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回旋空间。尽管整体上中国的生育率已经处于很低水平,但是从地市或县级水平看,中国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这一方面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和以往生育政策差异造成的,也是各地不同的人口结构和文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等的结果。
- 【我的“长电报”——美国行为的基因】美国大多数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加上好胜心态,会积极支持美国政府对华的打压政策,我们对此不应心存任何幻想。另一个危险的想法,是以为中美之间不会出现军事冲突,但人类历史证明,很多战争的发生并不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