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美国创新曾经是怎么成功的?中国能学到什么?】美国的经验告诉人们一个经典问题的经典答案,即关键之一在于让足够多的民众从创新中获益,创新带来的收益的分配,至少与促进创新本身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美国自身的实践也说明,如果创新的红利最终进入了少数人的口袋,由此导致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 【日本右翼史学家是如何为倭寇辩护的?】最近几年,与日本右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史家宫崎市定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到中国,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中颇为流行,成为了大众历史领域的新宠。不过,宫崎市定不仅是一位史学研究者,而且早年还参与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 【 奈雪,血亏!凭什么这么贵? 】这么厉害的奈雪,到底是怎么火的呢?彭心说他们是精准把握了年轻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消费痛点,当然老何没看出来哪里痛了?是女性嫌别的茶饮太便宜?还是嫌摄入热量太少不容易胖所以要多补充奶茶?后来,我想通了,最大的痛点是,生活中缺“仪式感”。这是奈雪最擅长的营销了。
- 【“一带一路”是低标准高污染?中国早就做出了承诺】自从2013年提出倡议以来,国际上抹黑、污蔑“一带一路”是低标准、污染环境的噪声不绝于耳。如果“一带一路”拒绝投资新的煤电项目,将有利于实现《巴黎协定》把全球气候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进而提升“一带一路”的美誉度。
- 【香港修法限制“起底”警察,脸书谷歌威胁撤出香港?】西方国家出台法案限制“起底”,不见这些高科技企业出来大声抗议,而港府的修例行为却遭到它们的指责。……它们恐怕更担心一旦《私隐条例》实施,它们在香港的职员可能因用户的不当帖文,面临刑事调查或起诉风险。
- 【中国合法治理香港,美国进入紧急状态,这是什么操作?】尽管美国是超级大国,但在冷战后的世界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所谓“战略型的领导人”日趋成为了难觅踪迹的稀有生物,华盛顿沼泽里历练出来的大鳄,都是那种习惯性将个人政治收益作为优先考虑的自私的“天才”。
- 【冷战时民主国家恰恰是社会主义阵营,什么时候成了西方专利?】国际关系中的联盟以利益为基础。非西方国家中西方只接纳了日本,但依然视其为“经济巨人、政治矮子”。中国不信奉西方体制、价值,以中国的体量,美国更不能容忍。面对中国带来的冲击,西方集团必然会去维护“冷战成果”。只不过今天的“领袖”美国不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