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权势型性犯罪,受害者如何“自救”?】即使能通过交通记录、房间出入记录、监控等证明性行为确实存在,受害者在“权势”下不敢反抗的心里特征,又导致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把案件往通奸、一夜情、利益交换等方向引,这无疑进一步给相应的司法审判工作增加困难。世界各国都曾发生过诸多涉嫌“权势型性犯罪”的丑闻,但大多数都“无果而终”。
- 【中国模式成功怎可能是美国的“恩赐”】《金融时报》刊发了一篇讨论中国发展模式的文章,认为从经济上讲,中国模式没有特殊之处,只是放大版的东亚模式。而东亚模式得以成功的核心,又在于西方国家尤其美国的扶持。换句话说,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大陆经济相继崛起,主要是美西方让利的结果。
- 【香港需要怎样的民主理念?重新认识“民主回归”】各方在反思过去香港民主进程的时候,都忽略了“民主回归”的角色及重要性,往往出现过于简化甚至歪曲的情况。主张“民族、民主、民生”相结合的“民主回归”,或许依然可以为香港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民主回归”被篡用的历史,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 【“人工智能+运筹优化”的商业化路径】AI产业在中国有非常有利的政策、市场和人才环境,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已经和其他国家一起坐在头班车上,诞生了不仅是在中国、并在国际上也具有技术壁垒和行业优势的世界级独角兽企业。
- 【美副国务卿访华需拿出诚意,如果想来上课中国不吃这一套】安克雷奇会谈这场外交会唔成了拜登政府面对美国公众(包括共和党人)对华强硬立场的秀场。美国通过这场会晤向其国内民众传达的意味和信号非常清晰,即美国的意图是通过安克雷奇会晤在人权问题上给中国人上一课,根本不是为了改善双边关系。
- 【疫情后的中国与世界格局】当美国从世界第一经济体变成世界第二经济体时,美国人民并不会因此而受苦,美国人的生活依然会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美国可以明智地、周密地、理性地调整,适应这些不可避免的历史变化,美国人民反而会生活得更好。
- 【东京奥运会开幕在即,日本民众却不理解、不合作……】至于日本政府承诺的对核电事故的“掌控”、举办“安心、安全”的奥运会,如果在今天把这些说给日本民众听,只能让人觉得不怀好意,回过来一个无奈甚至怨恨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