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无论中美竞争如何激烈,也必须找到相处之道】一些西方国家似乎习惯了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中国,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经济和技术进步到社会发展和军事实力增强等各个方面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感到“不舒服、不适应”。
- 【从争创第一到徘徊犹疑——关于新西兰国家及其对华关系的几点认知】中新关系变得更趋复杂和严峻,美国和澳大利亚对新西兰的压力不断加大,新西兰能否真的从本国和中国的共同利益出发,理性把握和处理中新关系,中新关系到底如何发展,未来发展总体态势如何,两国关系持续演变将对地区和国际事务造成怎样的影响,还需拭目以待。
- 【中俄已经在利用阿富汗撤军获取对美优势】美国的阿富汗撤军以悲剧收场。这一悲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结束永久战争”这一口号隐含着一个重大的误判,即美国撤军只会影响到阿富汗。而实际上却正相反,这次撤军可被看成是一次重大的、令人深感遗憾的美国战略调整。我们的主要全球性竞争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在借机获取优势。
- 【抗战时期,蒋介石政权为何被“民族主义”反噬?】蒋介石在社会上是保守的,不愿利用动员的途径或阶级斗争来构建政治基础。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蒋很难利用民族主义作为政治统合的因素。一旦蒋离开首都南京几周几月,南京官员在日本的压力下改变政策,并镇压所有抗日情绪的表达时,南京就对日本的要求显得软弱和驯顺。
- 【有些“先富”忽略“后富”,还给自己找了理论依据】他们警示今天中国的先富阶层,一定要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再富有也不能忘记自己是无数人“奉献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普通公民与其他普通公民之间有一项不可撤销的共同富裕契约;绝不能唯利是图、为富不仁;绝不能听任财富鸿沟不断扩大;绝不能须臾淡忘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 【“双减”政策是我国公共教育回归的最强号角】有家长在指导孩子完成作业时,天然地从自身的认知水平出发,认为小孩子已经掌握了成人所掌握的知识,无法做到换位思考和同理心,同时他们也不清楚老师教到了什么程度,所以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信息错位和亲子冲突……
- 【外商投资兴趣依旧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会消失】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一年多来,我们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每一天平均下来是1600多亿港币。所以我们觉得香港股票市场受惠于国家的快速发展,也有鉴于中美竞争之际美国对我们的打压,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很独特的功能。
- 【共同富裕之下,房地产问题怎么解决?】资本分配不均是财富差异的内置原因,在中国就是住房拥有的差异。实现财富公平有两个途径,一是打压房地产市场,缩小资本价格带来的财富;另一个是让没有住房的人也拥有产权,一同分享资本财富的增长。第一条路径的代价是全社会财富缩水,只有第二条路才能在缩小差距的同时,实现全社会财富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