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中国让美国损失200万制造业岗位?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字是……】保护主义已经壮大成一种巫术。更需要担心的是,这是美国基本价值观动摇的征兆。美国人正从乐观主义和相信美国与其他国家都能共享繁荣的心态,退缩到那种冰冷的、对国际交流的恐惧中去。
- 【四方共识?华为之后,改撕中国台湾的台积电】与其说是四方的供应链重组,不如说是一方的供应链重建,美国将日印澳当备胎,而备胎并不想当备胎。
- 【从施政演说看日本新政府——充满煽情,一切照旧】岸田在表面上强烈表明自己与前两届政府在精神气质上的差异。但实质的政策内容和政策惯性不变,还要同时兼顾日本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意愿,这就直接导致了他在对华关系的表态——看上去什么都说了,但其实又什么都没说。
- 【中国是“先破坏,后治理”吗?】一种观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单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资源利用,显得非常“功利”。另一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为了“保护”,或者说是清除人类的不良影响,显得非常“超然”。“地球生命共同体”可以包容思想上的冲突,不管是“功利”还是“超然”,都可以纳入生态文明中。
- 【中国善良、负责任、有道德,但他是个坏人】今天,中国经历着巨变,然而西方加诸中国的标签却仍然一成不变。即使今天的中国展现出了善良、负责任、有道德的姿态,西方仍然给中国贴上了威权主义的狗皮膏药。唯一有所变化的是描述威权主义的形容词一直在变。
- 【1996年,印度为什么退出阿富汗?】在强硬派的话语体系中,阿富汗的局势走向是受石油政治、恐怖主义、战略纵深、种族紧张和领土争端(杜兰线和克什米尔)等因素主导,阿塔、巴基斯坦和美国是“恶棍”,反巴基斯坦和阿塔的阿富汗力量,以及伊朗和俄罗斯则是“英雄”。
-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新的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新的阵地。”虽然躯体改变了,但是战士的灵魂从未改变。带着这样的信念,很多伤残军人加入了休养院革命传统教育组,全身心投入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中,已经坚持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