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文明断裂带”、民族宗教与中央集权】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将近70年始能终维系在一起,正是因为有中央集权、有苏共领导。苏联最致命的问题就是1990年解散苏联共产党,从这点上来说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是历史的罪人。而解散苏共以后,许多党员居然也就一走了之,没有人站出来捍卫共产党。
- 【为实现“完美”计划经济,保加利亚曾看向计算机产业】保加利亚人写的科幻小说还拿了雨果奖,他们觉得,控制论和伴其而生的计算机,不正是实现“完美的计划经济”的最好工具吗?
- 【中国在以色列偷偷试验巡航导弹?真相也许是这样】如果以色列方面的报道大体没有问题,中国情报人员的常识也没有出现问题,这事儿很可能就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购买导弹的确实是中国人,只不过不是温和的大陆中国人。这事的曝光,恐怕只是军工产业体系内卷造成的分赃不均。
- 【美国念念不忘要对付中国,却总被现实打脸】卷入全球事务的超级大国总是面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美国越急于在其他地区收缩来转向中国,就越给俄罗斯和伊朗行动的空间。结果美国被搞得手忙脚乱,战略上一团乱麻。美国作为全球大国想集中在一个区域,只会让其他地区的对手乘虚而入。
-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对美国的科技研发只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追问美国到底是因为基础研究而强大,还是因为应用研究而强大已聊无意义。而且,再把这种视角延伸到中国,来论证中国是应该发展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也失去了意义。
- 【11月稀土出口暴增86.1%,正常么?】中国稀土矿很多是开发难度低的近地表矿,盗挖盗采不易根治,对开采技术要求不高。合法冶炼加工的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没有明显技术差距,也做不了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只有两家企业,也会发生恶性竞争。
- 【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毛泽东视孔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而称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938年初,毛泽东勉励抗日军政大学的干部要学习孔夫子,并提出“我们三四百人,可否出几个孔夫子”。毛泽东深厚的历史意识、文明意识让“圣人”贯通古今。
- 【马克思对于殖民地很多观念都适用于互联网空间】数据是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效应和流量,那么数据价值的经营应该由具有公共事业属性的平台来接管,而在这个平台之上所提供的服务,那么就应该交给社会和市场经济来解决。马克思时代没有数据和互联网,但马克思对于殖民地很多观念都适用于互联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