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时评
- 【台湾强推“双语”与国际接轨?这是文化自我殖民】作为培育台湾中等学校教师的摇篮,台师大中文系喂的却是“国际”奶水,难道汉语中文将异化为“汉学”般的他者?那时的自己又是谁? 无论他们自以为南岛语、本土语、新住民语、母语、多语或英语能接轨国际和强化竞争力,都无法超越“语言政治”的宰制。
- 【俾路支民族主义,背后还有英国影响】俾路支民族主义意识的增强,似乎也是对联邦不公平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反应。但俾路支民族认同的出现,是由于对印度-伊朗腹地俾路支人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统治,给俾路支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 【世界可以去美元化,但一天也离不开中国制造】俄乌冲突后,俄罗斯经济并没有被制裁打垮,西方“通胀核弹”却已经引爆。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切旧有的知识系统和观念已经很难用来指导当今世界秩序的演变。美元独霸天下的旧经济体系的瓦解,已不再是“黑天鹅”,而是随时可能到来。
- 【中国FK-3让塞尔维亚防空系统一下子升级好几代】塞方也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武契奇在2月21日表示,载有FK-3的飞机将于25日到达,但俄乌先开打了,有线索表明原计划是用比如某乌克兰公司的An-124走商用路线交付装备,但开战后乌克兰人管不着搞运输了,计划生变。可见,起初并未约定让中国运-20投送,但这也使得西方反应更激烈。